首页|黄河流域碳排放区域差异、成因及脱钩分析

黄河流域碳排放区域差异、成因及脱钩分析

扫码查看
为了给黄河流域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利用2000—2018年面板数据和STIRPAT模型,测算了2000—2018年黄河流域的碳排放量,比较沿黄9省(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各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分析黄河流域碳排放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量较大,沿黄9省(区)碳排放量存在明显差异,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4省份属于高排放区,黄河上游的四川和内蒙古2省(区)属于中排放区,青海、宁夏和甘肃3省(区)属于低排放区域;不同驱动因素的碳排放量弹性系数存在差异,经济快速增长是各省(区)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弹性脱钩状态大致经历了由增长连接到弱脱钩再到强脱钩的过程,脱钩趋势向好,9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脱钩状态存在区域异质性.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Decoupling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公维凤、范振月、王传会、赵梦真

展开 >

曲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日照276826

碳排放 驱动因素 EKC检验 弹性脱钩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

71804089ZR2018LG00318YJCZH03419YJC79012816CGLJ09

2021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4
ISSN:1000-1379
年,卷(期):2021.43(12)
  • 1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