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尾闾河道纵剖面调整对入海水沙的响应

黄河尾闾河道纵剖面调整对入海水沙的响应

扫码查看
为更全面地认识黄河尾闾河道形态的调整规律,基于1977—2017年利津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以及典型断面资料,探讨黄河尾闾河道河床纵剖面形态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过程,建立河床纵剖面凹度、纵比降与水沙条件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现行流路尾闾河道纵剖面主槽平均高程整体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特征;纵剖面凹度在清8改汊前后,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整体为"下凹"型;河道纵比降在流路改道(汊)后达到最大,在流路运用结束之前逐渐减小;尾闾河道纵剖面调整过程伴随着沿程、溯源的冲淤过程,与流路发展阶段和入海水沙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纵剖面凹度与汛期来沙系数有较密切的负相关关系;河道纵比降在不同时期对水沙条件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规律,即当溯源淤积起主导作用时河道纵比降与汛期来沙系数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当水流的挟沙能力起主导作用时则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Adjustment of Longitudinal Profile Responding to Flow and Sediment of Tail Channel in Yellow River Estuary

杜小康、王开荣、窦身堂、谢卫明、凡姚申

展开 >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纵剖面 纵比降 凹度 来沙系数 尾闾河道 黄河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17YFC0405500HKY-JBYW-2019-03

2022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4
ISSN:1000-1379
年,卷(期):2022.44(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