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收敛性及影响因素

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收敛性及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
为提高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黄河流域2005—2019年的碳排放效率,运用泰尔指数和σ收敛、绝对β收敛探讨了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5—2019年黄河流域的碳排放效率差距表现出W形的演变态势,流域内九省(区)的碳排放效率差异较大且呈现"上游<中游<下游"的阶梯式分布格局.②黄河流域的碳排放效率不存在σ收敛,但全流域和中游地区具有绝对β收敛特征,在发展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碳排放效率低的省(区)会对碳排放效率高的省(区)形成追赶态势.③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对黄河流域的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则表现为负向影响,其中流域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负向影响其邻近省(区)的碳排放效率.建议: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助力提效,发挥对外贸易带动作用;推进城市建设低碳转型,缓解城市化对效率的正向抑制;充分利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协同推进流域降碳提效.
Regional Differences, Converg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Efficienc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宋敏、邹素娟

展开 >

西安财经大学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100

碳排放效率 区域差异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计量 黄河流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重点课题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21ZDA06618JZ0312017SZ0521YC055

2022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4
ISSN:1000-1379
年,卷(期):2022.44(8)
  • 1
  • 10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