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流域工业生态效率研究

黄河流域工业生态效率研究

扫码查看
为了丰富对黄河流域工业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SE-SBM模型测算2008—2018年沿黄河干流35个地级市的工业生态效率,并通过核密度估计、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等分析其时空演化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从宏观层面看,黄河流域工业生态效率2008年为0.561、2018年为0.896,研究时段内由中低效率上升为中高效率,其主要受纯技术效率上升的拉动,而规模效率上升的作用相对较小;从微观层面看,各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差异显著,最高值是最低值的3.7倍,表明生态资源与工业经济匹配度较低.②黄河流域工业生态效率时间演化趋势是在波动提升的同时区域差异逐步加大,空间分异特点是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由高到低顺序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③黄河流域各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即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但这种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呈逐年弱化态势.④在黄河流域工业生态效率的众多影响因素中,R&D经费支出、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净值抑制本市工业生态效率提升、促进周边市工业生态效率提升,人均GDP促进本市工业生态效率提升、抑制周边市工业生态效率提升,而水资源总量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Analysis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赵佳茹、田贵良

展开 >

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211100

江苏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江苏 南京210098

工业生态效率 超效率模型 核密度估计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自相关性 黄河流域

19FJYB02971703070

2022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4
ISSN:1000-1379
年,卷(期):2022.44(10)
  • 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