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西沿黄19县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山西沿黄19县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扫码查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而快速的城镇化导致了严重的生境退化.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型、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索2000—2020年山西省沿黄19县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山西省沿黄19县生境质量从0.526上升到0.539,空间上形成低海拔生境质量较低,高海拔生境质量较高的分布格局;时间上南部生境质量相对稳定,中部、北部整体生境质量提高;生境退化度呈现南低北高的空间格局,且随着时间推移中低海拔区生境退化度升高.②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度在南部平原区为低低型集聚区,生境质量与生境退化度在北部高高集聚区互补.③地理探测分析发现,NDVI、地形(海拔、坡度)是影响山西省沿黄19县生境质量的主要因子;NDVI和坡度在2000年、2010年的交互作用最强,NDVI和年均气温在2020年交互作用最强.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Habitat Quality and Driving Factor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 Case Study of 19 Counties in Shanxi

靳海霞、田惠文、张欣欣、毕如田、吕春娟

展开 >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030800

山西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河南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475001

展开 >

InVEST模型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地理探测器 生境质量

2021YFD1600301202103021224143

2022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4
ISSN:1000-1379
年,卷(期):2022.44(10)
  •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