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不同潮位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形态变化研究

基于不同潮位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形态变化研究

扫码查看
根据黄河三角洲2003—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推算影像成像时潮位数据,筛选高潮和低潮两组影像,解译两组影像瞬时水边界;分析黄河三角洲整体和局部变化、新生沙洲以及入海口位置、方向的变化范围;提出海岸带变化表征指标,用以表征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黄河三角洲海岸带一直处于淤积与侵蚀并存的状态,高潮时,淤积总面积66.39 km2,侵蚀总面积64.46 km2,8条断面中有5条断面呈淤积趋势,最大淤积距离10.30 km,3条断面呈侵蚀趋势,最大侵蚀距离4.51 km;低潮时,淤积总面积90.36 km2,侵蚀总面积33.50 km2,5条断面呈淤积趋势,最大淤积距离9.62 km,3条断面呈侵蚀趋势,最大侵蚀距离3.91 km;2013年入海口处出现小规模沙洲,2020年沙洲最大面积达19.57 km2;2007年入海口改道北向,2020年入海方向最大方位角为336°,入海口最大向西北偏移12.3 km.
Study on the Change of Coastal Shap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ide

单春芝、来庆广、刘焱春、石锦坤

展开 >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山东 青岛370200

自然资源部 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370200

海岸带 形态变化 瞬时水边界 遥感 黄河三角洲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勘查与科技创新项目

202022

2023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4
ISSN:1000-1379
年,卷(期):2023.45(1)
  •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