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流域碳排放状况及"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黄河流域碳排放状况及"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扫码查看
为探究黄河流域碳排放状况及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并为制定黄河流域碳减排策略等提供参考,通过探究 1997-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逐年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异格局,判定碳排放趋势及碳达峰状态,并对黄河流域碳排放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19 年黄河流域碳排放量多年平均值为 23.61 亿t,从各省(区)碳排放量看,山东、河南、内蒙古、山西排放量较大(占比合计达 72.95%),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排放量相对较小(占比合计为 27.05%);2)研究期黄河流域碳排放量经历了无增长、快速增长、缓慢增长 3 个阶段,2012 年以后增长速率降低,但尚未实现碳达峰;3)黄河流域九省(区)碳排放量变化态势在2011 年以前类似,在 2012 年及以后出现分化,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碳排放量在高位徘徊,四川、河南分别于 2013年、2011 年碳达峰,青海碳排放量于 2016 年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态势但仍属未达峰状态;4)黄河流域碳排放的主要碳源是煤炭消耗,其占比达 79.93%,除宁夏和山东外其他 7 个省(区)源于煤炭消耗的碳排放量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四川、青海、河南下降率较高;5)经济发展是黄河流域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能源结构改善、能源消费强度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黄河流域碳减排的重要途径.黄河流域各省(区)"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因其自然禀赋、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对能源的依赖程度等差别较大而具有差异性.
Study on Carbon Emission Patterns and the Path to Achieving"Dual Carbon"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ual carbon"targetcarbon emissioncarbon reductiondriving factorsYellow River Basin

贾佳、田世民、江恩慧、梁帅、赵庆庆、邹清洋、陈融旭、张杨

展开 >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3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3

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3

展开 >

"双碳"目标 碳排放 碳减排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计划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

2021YFC3200400U22432145197912042207527222102320268232102320112HKY-JBYW-2022-04黄科发202211

2023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4
ISSN:1000-1379
年,卷(期):2023.45(12)
  • 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