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某部新兵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某部新兵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调查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情况,了解受伤规律,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某部新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军事体育训练伤调查问卷》,共有效调查新兵1800例,其中男1600例,女200例;汇总调查结果并统计分析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率及常见损伤类别和受伤部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对策建议。结果:(1)总体情况:1800例共发生军事体育训练伤694例,训练伤发生率38。6%;(2)发生训练伤新兵性别:男610例(38。1%),女84例(42。0%),男女新兵训练伤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3)损伤类别:软组织损伤443例(63。8%)、骨关节损伤194例(28。0%)、器官损伤57例(8。2%);(4)受伤部位:头颈部76例(11。0%)、胸腹部56例(8。1%)、腰背部112例(16。1%)、上肢188例(27。1%)、下肢251例(36。2%)、其他11例(1。6%);(5)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伍前未接受体育训练、训练计划安排不合理、准备活动时间<10 min、整理放松时间<10 min、日均训练时间>4 h、既往有外伤史、对训练具有恐惧抵触心理等,是发生训练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某部新兵军事体育训练伤的发生具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陈志新、王凤鸣、郭宁、徐楠、胡鹏、李晓倩

展开 >

100072北京,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三大队运动医学室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杜家坎门诊部

辽宁沈阳,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心理科

军事体育训练伤 受伤部位 损伤类别 危险因素

2021

人民军医
人民军医出版社

人民军医

影响因子:0.473
ISSN:1000-9736
年,卷(期):2021.64(6)
  • 5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