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国审小麦川麦601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国审小麦川麦601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川麦601于2016年通过四川省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川麦601产量的影响,根据四川的生态条件实际,在川东丘陵地区南部县、川中浅丘地区梓潼县、川西平原地区广汉市3个基地进行本次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裂区为氮肥处理,裂裂区为密度处理,设3次重复.广汉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75kg/hm2、120kg/hm2、165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180×104株/hm2、210×104株/hm2、240×104株/hm2;南部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105kg/hm2、150kg/hm2、195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195×104株/hm2、240×104株/hm2、270×104株/hm2;梓潼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120kg/hm2、165kg/hm2、210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210×104株/hm2、240×104株/hm2、270×104株/hm2,研究不同的施氮水平与种植密度对川麦601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丘陵地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40×104株/hm2,施氮量为105kg/hm2;在浅丘地区,随着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70×104株/hm2,施氮量为165kg/hm2;在平原地区,随着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上升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40×104株/hm2,施氮量为165kg/hm2.

王德君、罗江陶、郑建敏、邓清燕、刘培勋、蒲宗君

展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6

川麦601 施氮量 种植密度 产量

四川省科技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

2020NZZJ0162021YFYZ0002-02

2021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农业科技

影响因子:0.096
ISSN:1004-1028
年,卷(期):2021.(12)
  •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