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川西北高山高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与碳排放研究

川西北高山高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与碳排放研究

扫码查看
近年,川西北地区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研究川西北高山高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和碳排放时空变异特征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碳排放视角建立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体系,采用SBM-DEA模型,分析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县级单位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和碳排放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①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的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与碳排放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二者的空间分布状况呈现相反趋势,耕地利用生态效率随碳排放量增加而降低.②2010~2020年川西北高山高原区耕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先波动上升再波动下降的趋势,2020年达到十年间的碳排放量最低值0.169t/hm2.单位耕地面积碳排放量较高的地区分布在东北部的阿坝州,其余县(市)属于低碳排放区和较低碳排放区.各县单位耕地面积碳排放量介于0.01~1.1668t/hm2之间,且大部分县级的碳排放等级趋于稳定、变动不大.③2010~2020年川西北高山高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先波动下降后上升趋于平稳的趋势,变化幅度较大.低效率区与较低效率区由零散分布于甘孜州阿坝州各县变为集中分布于阿坝州及少数甘孜州县(市),再演变为集中分布在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的中部.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与碳排放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二者的空间分布状况呈现相反趋势.这是因为碳排放量与农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的使用量成正比,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成反比.

赵涛、穆羽、李军、夏建国、高雪松、肖睿霖、邓云思

展开 >

四川省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成都 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自然资源部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1130

耕地利用 生态效率 碳排放 非期望产出 川西北高山高原区

2024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农业科技

影响因子:0.096
ISSN:1004-1028
年,卷(期):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