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以萌发早、生长快、分蘖多、株型高大、生长势强、落粒性高、繁殖力强、休眠性强、耐逆性强的生物学性状,成为世界稻田第三大杂草,在全球稻区发生、蔓延.近年来,在德阳市部分稻田也初见端倪,呈发展态势,已成为制约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稻田杂草之一.文章综述了杂草稻的起源、生物学特性及其稻田危害,重点探讨了杂草稻的综合防控策略,展望了利用杂草稻优良性状改良栽培稻品种的可行性,以期为杂草稻的综合防治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周娟、刘杨洋、张琪、刘佳、魏斌

展开 >

四川省德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德阳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四川德阳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植物保护站,四川德阳 618000

杂草稻 生物学特性 危害 防控策略

2024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农业科技

影响因子:0.096
ISSN:1004-1028
年,卷(期):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