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攀西地区冕宁"6.26"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

攀西地区冕宁"6.26"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

扫码查看
相比一般暴雨,突发性暴雨一直是天气预报与研究的难点和重点.2020年6月26日19时~27日02时四川攀西地区凉山冕宁突发暴雨,造成了严重灾害.为了深入认识此次暴雨过程成因,应用观测试验、卫星遥感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这次冕宁"6.26"突发性暴雨过程的温、湿环境及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1)此次暴雨是由迅速加强的MCS造成,且诱发MCS的温、湿环境具备"突发性".在暴雨前6~12h,CAPE快速增大、可降水量增加、"上干下湿"垂直结构及热力不稳定条件得以建立.(2)强烈的上升运动在中高层气旋性涡度向低层发展增强的过程中形成,低层气旋性涡度发展又伴随强烈的上升运动,与区域地形相关的动力条件的建立和加强对强对流维持及突发性暴雨发生有重要作用.(3)暴雨过程发生在低层螺旋度与水汽耦合的最佳时段,垂直螺旋度与水汽耦合作用的增强,更易于引发暴雨过程,动力-水汽耦合对暴雨具有重要的激发作用,且湿螺旋度对暴雨落区更具有指示意义.
Cause Analysis of an Abrupt Rainstorm on June 26,2020 in Mianning of Panxi Region

陈永仁、李跃清

展开 >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2

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成都610072

川东北强天气研究南充市重点实验室,南充637100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2

展开 >

冕宁 突发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地形作用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四川省科学技术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

XDA230901032021YFS032691937301

2021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学会高原气象学委员会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CSTPCD
影响因子:1.313
ISSN:1674-2184
年,卷(期):2021.41(4)
  • 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