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鲤育种的主要方法、遗传解析及展望

中国鲤育种的主要方法、遗传解析及展望

扫码查看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是渔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保障未来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水产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育种也由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发展至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基因组编辑等精准设计育种.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础研究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着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截止2022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就有266个,其中鲤新品种数量最多,为31个,表明鲤育种工作卓有成效.本文重点回顾了我国鲤的种质和基因组资源现状,鲤的主要品种及其育种方法;简要介绍了鲤生长、抗病、体色、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性状关联的遗传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鲤种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鱼类育种提供借鉴.
Main methods, genetic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ommon carp (Cyprinuscarpio) breeding in China

董在杰、罗明坤

展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081

育种 种质资源 遗传解析 展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32202924CARS-45-05CX212029BK20220227

2023

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会

水产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48
ISSN:1000-0615
年,卷(期):2023.47(1)
  • 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