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氏珠母贝V-ATPase-d基因序列特征及其与耐低温性状的关系

马氏珠母贝V-ATPase-d基因序列特征及其与耐低温性状的关系

扫码查看
液泡ATP酶(V-ATPase)在生物应对各种环境压力时发挥重要功能,为探究V-ATPase在马氏珠母贝低温适应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克隆了马氏珠母贝的V-ATPase-d基因,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低温胁迫下Pm-V-ATPase-d表达量的变化,并筛选和比较了该基因在耐低温选育系(low temperature resistant line,R)F3和北部湾野生群体(Beibu Gulf wild population,W)外显子区的SNP位点。结果显示,Pm-V-ATPase-d总长为1 473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140 bp,编码379个氨基酸,具有ATP典型的结构域Pfam vATP-synt_AC39。Motif分析及三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Pm-V-ATPase-d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在系统进化树中与长牡蛎聚为一支。组织荧光定量结果显示,Pm-V-ATPase-d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性腺和鳃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低温胁迫条件下,Pm-V-ATPase-d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低温组的表达量在5 d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Pm-V-ATPase-d可能参与了马氏珠母贝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对Pm-V-ATPase-d外显子区的SNP分析共得到35个SNP,其中34个为同义突变,只有一个位点为非同义突变,26个SNP在W和R群体的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Pm-V-ATPase-d基因SNPs可形成6个单倍体块,14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GAAT、CGC、TC、TG、AG与马氏珠母贝耐低温性状显著相关。研究表明,Pm-V-ATPase-d可能是参与调节马氏珠母贝低温适应过程中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可为马氏珠母贝对低温的适应机制提供研究基础,筛选出的与抗低温性状相关的SNPs及单倍型可应用于分子辅助育种。

赖卓欣、宋欣霖、潘若哲、谭又瑄、王庆恒

展开 >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广东省珍珠科技创新中心,广东湛江 524088

广东省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工程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88

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88

展开 >

马氏珠母贝 V-A TPase-d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低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领域专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2020A1515016912020ZDZX10452021KJ146

2024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会

水产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48
ISSN:1000-0615
年,卷(期):2024.48(9)
赖卓欣,宋欣霖,潘若哲,等.马氏珠母贝V-ATPase-d基因序列特征及其与耐低温性状的关系[J].水产学报,2024,48(9):85-98.DOI:10.11964/jfc.2022031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