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觉构形·人偶交互:莆仙戏"傀儡介"及其表演析探

视觉构形·人偶交互:莆仙戏"傀儡介"及其表演析探

扫码查看
作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不仅保存了大量古老剧目、音乐曲牌、仪式演出、程式表演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在与傀儡戏的交互中发展为以舞蹈为主的"身体在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态.一方面,从视觉造型的角度来看,莆仙戏"傀儡介"的手势动作、步伐姿态等基本体态与以情感表现为主的舞蹈式动作既源于偶戏表演,又区别于现实中人的表演,独具"哑杂剧"的形式和美感;另一方面,从剧场表演的角度来看,莆仙戏舞台上傀儡的生理病态形象对面目丑陋或行动反常之人有逼真模拟和最初创造,演员的面部与身体在传达情感的同时也表现了个体的形成、社会环境的存在与意义、艺术与生活的区别等核心隐喻.

朱祥虎

展开 >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莆仙戏 "傀儡介" 提线傀儡 "哑杂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018)

22YJC76014018ZD09

2024

四川戏剧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4
ISSN:1003-7500
年,卷(期):2024.(1)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