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叛逆""喷发"与"翻案"——郭沫若历史剧的新历史主义阐释
"叛逆""喷发"与"翻案"——郭沫若历史剧的新历史主义阐释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对郭沫若不同创作时期的历史剧进行分析.从初期作品《黎明》《三个叛逆的女性》反映出的"叛逆",到中期作品《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等的创作"喷发",再到后期作品《蔡文姬》《武则天》对其主人公的"翻案",可以看出,在郭沫若创作历史剧的过程中,早期是"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中期是"失事而求似",而晚期似乎表达了"我就是蔡文姬"的态度.本文通过阐释其不同时期创作历史剧的理念和思想,以期获得郭沫若历史剧的新解.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胡志毅
展开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关键词:
"叛逆"
"喷发"
"翻案"
郭沫若
历史剧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22&ZD270
出版年:
2024
四川戏剧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4
ISSN:
1003-7500
年,卷(期):
20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