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谢克纳与巴鲁查为代表的两种立场的冲突是跨文化戏剧史上重要的论争.在现代性的视域下,以谢克纳为代表的普世性观点在时间、空间范畴与"本源与替补"逻辑下无法成为跨文化戏剧的立场与尺度,而以巴鲁查为代表的反普世性观点本质上只是对跨文化过程中各文化元素构成比重与价值进行了调整与重估,并未改变边缘—中心结构这一不平等因素的基础.因此,跨文化戏剧理论的立场是非普世主义,但非反普世主义.跨文化戏剧理论现代性的建构开始于平等的原则,开始于我们认识到话语结构的强调本身就是一种巩固与改造意识的行动,并理解到普世性的存在本身是统治与文化殖民的构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