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距今 5000 年左右,而彩陶是其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本文以罗家尕塬遗址出土的三件彩陶残片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X荧光光谱(XRF)、岩相、热膨胀、吸水率和孔隙度等方法对其陶胎成分、工艺进行了科学分析,同时对遗址土层成分进行了原料溯源测定分析,并结合其他新石器时期遗址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遗址出土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高钙特征,制作原料应取自当地的第三纪红黏土,陶器表面彩绘成分为磁铁矿;制陶工艺成熟,烧成温度在 1000℃以上,高于多数新石器时期陶器;孔隙直径约为6-7nm,吸水率为 13%-16%,陶胎质地较为致密;原料经人工筛选,添加了植物纤维及其他羼和料,塑形时人为拉坯.本研究将为补充和完善马家窑文化彩陶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