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声乐作品《沂蒙的女儿》的演唱技巧与教学分析
声乐作品《沂蒙的女儿》的演唱技巧与教学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女中音声腔由于多用胸腔共鸣,有更宽广的声域,磁性更强,情感表达更为热烈,声音穿透力和表现力极强.声乐作品《沂蒙的女儿》是我国第一首板腔体的民族歌剧女中音咏叹调.作品精巧的结构、激越醇厚的唱法、传递出的多重色彩及和声荟萃,呈现出万千景象,让观众感受到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相结合带来的艺术之美.文章以声乐作品《沂蒙的女儿》为研究主体,对其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唱技巧进行分析,探讨作品板腔体结构及其革命主义色彩,从而体现出该首声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为现代中国声乐教学的发展提供方向.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徐籽怡
展开 >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
关键词:
《沂蒙的女儿》
演唱技巧
声乐教学
出版年:
2024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ISSN:
年,卷(期):
2024.
(14)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