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终身监禁制度的中国实践与改革前瞻——刑法"再法典化"背景下的思考
终身监禁制度的中国实践与改革前瞻——刑法"再法典化"背景下的思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严惩腐败犯罪与限制死刑适用的双重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为贪污、受贿犯罪增设了终身监禁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强化生刑、杜绝刑罚变更制度之滥用,以达到减少死刑立即执行适用之效果.在制度定位上,终身监禁属于死缓的一种执行方式,且在适用中重点关注的是犯罪本身的危害程度,具有明显的报应性倾向.从实践效果来看,终身监禁的运用,确实起到了减少死刑立即执行适用、更新死刑适用观念等客观作用.但是,由于终身监禁本身的不可分割性、非人道性等固有缺陷,其不仅造成了司法适用中的逻辑悖论,也不符合现代自由刑的整体发展方向.考虑到这些问题,终身监禁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的、有限的死刑替代措施,而不能长期化和扩大化.在未来的刑法"再法典化"过程中,对无期徒刑及相关联的死缓制度进行系统性完善,才是解决我国"死刑过重、生刑过轻"之刑罚结构缺陷的根本举措.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敦宁、栾思远
展开 >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关键词:
终身监禁
立法背景
司法适用
功能与问题
无期徒刑改革
出版年:
2024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山东警察学院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36
ISSN:
1673-1565
年,卷(期):
2024.
3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