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危险因素,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计算.方法 回顾性地选择完成住院治疗的27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数据资料实施分析.描述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情况并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分析.建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27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有210例(76.92%)合并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伴与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阶段、治疗效果、自杀未遂史、精神病性症状、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治疗效果、自杀未遂史、HAMD评分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使用各变量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C-index为0.743.利用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P值预测概率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进行ROC曲线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0.694,0.739,0.710,0.917.结论 性别、治疗效果、自杀未遂史、HAMD评分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综合以上因素构建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袁家鹏、周云、孙红亮

展开 >

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优抚医院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抑郁障碍 青春期

宜昌市科技计划项目

B22-2-008

2024

精神医学杂志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医学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45
ISSN:1009-7201
年,卷(期):202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