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卢传华

双月刊

1009-7201

jsyxzz@163.com

0531-86336634

250014

济南市文化东路49号

精神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CSTPCD
查看更多>>《精神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G953-2007),是国内有重要影响力专业期刊之一。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9-7201 CN37-1454/R。双月刊,邮发代号:24-208。以“服务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着重报道精神医学、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设论著、论文、学术交流、短著与病例报告、综述、学术论坛等栏目,适应于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护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吴存虎王岱王玉兰窦新涛...
    337-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分及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估,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SP、NPY、5-HT与PSD患者HAMD-24评分的关系,ROC分析血清SP、NPY、5-HT与PSD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12周末两组HAMD-24、NIHSS评分及血清SP水平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HAMD-24、NIHSS评分及血清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第4、12周末两组ADL评分及血清NPY、5-HT水平均较各自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ADL评分及NPY、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PSD患者HAMD-24评分与血清SP水平呈正相关(P<0.001),与NPY、5-HT水平呈负相关(P<0.001).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入院时血清SP水平升高(P<0.05),NPY、5-HT水平下降(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P、NPY、5-HT联合预测PSD治疗效果的AUC、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0.841、85.00%、87.01%.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有助于改善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节多种脑肠肽因子水平,改善机体脑-肠轴紊乱状况,且脑肠肽因子SP、NPY、5-HT与PSD病情及疗效关系密切.

    脑-肠轴舒肝解郁胶囊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P物质5-羟色胺神经肽Y

    基于岗位职责和工时测定法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奚蕊黄庆之陈云李京渊...
    34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现阶段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工作职责和任务,测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合理配置水平,提出政策及发展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集合卫生人力需要、岗位职责确定、工时测定和分类计算相结合等方法,梳理北京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单元指标体系,测定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各单元工作时长,推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水平.结果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年投入时长共计2 691.52(Ti)时,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年工作时长平均超691.52时,超出合理范围内工作时长的34.6%.城乡地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总工作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及其他工作的投入时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工作负担重、人力配置不足,应采用多种方式增加人员数量、调整人员结构,从而提高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质量,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精神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精神障碍人力资源

    不良摄食行为在超重/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之间的中介效应

    王豪冬魏春生马建红黄晶晶...
    348-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良摄食行为在超重/肥胖(OW/OB)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125例住院OSA合并OW/OB患者行三因素饮食问卷(TFEQ-R21)调查.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三组,分别为超重组、肥胖一组和肥胖二组,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估OW/OB及不良摄食行为(即TFEQ-R21认知约束进食、失控进食和情绪化进食3个维度)与OSA之间的关联,并使用系数乘积检验中的Sobel检验评估不良摄食行为在OW/OB与OSA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三组AHI、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TFEQ-R21总分及失控进食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与AHI值呈正相关(P<0.01);TFEQ-R21失控进食维度评分与BMI、AHI值呈正相关(P<0.01).三组TFEQ-R21失控进食维度中项目3、项目8、项目13和项目15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R=0.520),构建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总变异的27.1%可由失控进食维度评分和BMI来解释(R2=0.27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TFEQ-R21失控进食可能部分介导OW/OB与OSA之间关联的总效应,"OW/OB→失控进食→OSA"中介途径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控进食中介效应占比为14.40%.结论 OSA与OW/OB和不良摄食行为相关,其中失控进食可能部分介导OW/OB与OSA之间关联的总效应.

    摄食行为失控进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介效应肥胖三因素饮食问卷

    统计学中有关问题

    《精神医学杂志》编辑部
    352页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探究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精神病理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瑞琦李庚亮刘怡然田峰...
    35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LPA)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精神病理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NSSI青少年223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估患者的躁狂状态、精神病理特征和人格特征.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PA)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青少年NSSI的精神病理特征可以被归类为四个不同的类别:重度组占24%,较重组占40%,中度组占30%,以及轻度组占6%.年龄、躁狂程度和精神质对青少年NSSI精神病理特征潜在类别具有预测效应.与重度组相比,年龄越高,成为轻度组的可能性增加1.545倍(P<0.05),与轻度组相比,年龄越大,成为中度组的概率为0.684(P<0.01);成为较重组的概率为0.694(P<0.01);与轻度组相比,躁狂程度越明显,成为中度组的可能性增加2.174倍(P<0.05);与重度组相比,精神质程度越高的患者,落在较重组的概率为0.963(P<0.01).结论 青少年NSSI精神病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为青少年NSSI的个性化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潜在剖面分析青少年非自伤性自杀精神病理特征

    心理弹性在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张彦刘景鸽蒋玲嵇秀明...
    359-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610例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妊娠压力量表(PP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孕妇的妊娠压力、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三者间的相关性及中介效应.结果 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PPS总分为0.60(0.37,0.97)分,处于中高妊娠压力状态;CD-RISC总分为65.00(56.00,77.00)分,心理弹性属于中等水平;PSQI总分为7.00(5.00,9.00)分,其中341例(58.49%)孕妇PSQI≥7分,存在睡眠障碍.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孕妇PPS与PSQ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PPS与CD-RISC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CD-RISC与PSQI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21,占总效应的21.45%.结论 妊娠压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围产期丧失后再妊娠妇女孕晚期的睡眠质量,还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围产期丧失妊娠心理弹性妊娠压力睡眠质量中介效应

    青春期女性情绪调节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韦雨欢王诗健李丛冉安序菊...
    36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尊在情绪调节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同伴排斥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326例患有抑郁障碍的青春期女性,予以情绪调节问卷(ERQ)、Rosenberg自尊量表(SES)、社会同伴排斥量表(SPR)和儿童抑郁量表(CDI)评价.运用Bootstrap方法对统计模型进行检验,使用Johnson-Neyman方法可视化同伴排斥的调节效应.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I总分与ERQ表达抑制呈正相关(P<0.01),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P<0.01).SES总分与ERQ认知重评呈正相关(P<0.01),与表达抑制和CDI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SPR总分与CDI总分(P<0.01)和ERQ表达抑制均呈正相关(P<0.01),与SES总分和ERQ认知重评均呈负相关(P<0.01).自尊在认知重评与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表达抑制与抑郁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同伴排斥的侮辱维度表现出调节作用.结论 自尊在情绪调节与抑郁症状间起中介作用,同伴排斥中的侮辱具有显著调节效应,提示提升自尊和减少同伴排斥可有效缓解青春期女性的抑郁症状.

    抑郁症状情绪调节自尊同伴排斥青春期女性

    欢迎订阅2024年《精神医学杂志》

    371页

    医学生自然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个体真实性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郭增瑞Danny Yeung陈端颖王娟...
    372-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真实性与自尊在自然联结和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自然联结量表(CNS)、个体真实性问卷(AQ)、自尊量表(SE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2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SDS评分与CNS、AQ、SE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SES评分与CNS、AQ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AQ评分与CNS评分呈正相关(P<0.01).自然联结能预测个体真实性、自尊、抑郁(P<0.001);个体真实性正向预测自尊(P<0.001),负向预测抑郁(P<0.001),自尊负向预测抑郁(P<0.001).自然联结通过个体真实性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产生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26%.结论 自然联结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个体真实性和自尊间接影响抑郁,提示心理工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方式,帮助医学生促进自然联结,进而提高个体真实性,促进自尊,从而缓解抑郁.

    自然联结个体真实性自尊抑郁

    舞动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代谢的作用

    牛卫青黄彝王丽娜张艳欣...
    37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舞动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代谢的作用.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舞动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正常治疗,同时干预组附加舞动治疗.两组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24周末分别给予测量体质量、腰围、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数值,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评定疗效差异.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干预组体质量、腰围均随时间呈现递减趋势(P<0.001),而对照组体质量、腰围在第24周末反而高于基线(P<0.001);两组体质量、腰围组间*时间效应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舒张压随时间呈现递减趋势(P<0.001),两组舒张压组间*时间效应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舞动治疗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体质量、腰围和舒张压.

    舞动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