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宿而不家"到"寄宿而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的困境及改进策略
从"宿而不家"到"寄宿而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的困境及改进策略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农村寄宿制学校使农村儿童的德育环境从家庭转移到学校,"寄宿而家"应是其根本价值导向.通过对个案学校的田野考察发现,实践中是"宿而不家",表现为生物需求制度化、师生关系匿名化和宿舍管理惩罚化,对农村儿童德性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应该以"关爱"为价值导向,从制度价值、内部管理和资源供给三个方面加以改善,实现"变校为家"育道德.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任虹燕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德育评价
农村寄宿制学校
德育
关爱价值
儿童德性
基金: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17CSH054的研究成果之一
出版年:
2020
当代教育科学
山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教育学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17
ISSN:
1672-2221
年,卷(期):
2020.
(1)
被引量
5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