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需求视角下的北京中小型高校绿地网络优化——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不同需求视角下的北京中小型高校绿地网络优化——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扫码查看
高校绿地格局是其生态面貌的外在体现,不仅关乎着学校的整体形象,还对师生的心理情绪、健康状况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校园的规划建设应对校园绿地格局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校园绿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缺陷,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方法,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园绿地进行网络优化,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教学区和运动区的绿地景观格局较差,应作为网络优化的关注区域.从提高景观连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选取校园生态源地面积为1.56 hm2,其中0.12 hm2为劣势源地,1.44 hm2为优势源地,提取生态廊道长度为2791.44 m.从提高绿地利用率,满足活动人口需求的角度考虑,选取校园生态源地面积为1.62 hm2,提取生态廊道总长度为2144.46 m.可为小尺度及高校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Greenbelt Network Optim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from Different Demand Perspectives ——A Case Sstud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

王晨旭、于超月、于泽、武子豪、初旭、冯喆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5

绿地空间特征 景观格局指数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高校 网络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419012614177120419GLC056201911415087

202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
影响因子:0.537
ISSN:1004-9398
年,卷(期):2020.41(6)
  • 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