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物的出现让人重新审视"物"的本质.学界从实体物到数码物的讨论体现了从"主体—实体"到"关系—实体"再到"关系—存在"的一种本体论哲学思想的变化.在计算机大数据时代,电影成为数码物,其拍摄方式、存储介质、放映方式、传播与接受方式都规定着电影的数码物性.电影数据库也成为数码物,以一种结构化、关系化的方式呈现数据.电影数码物有自身的阐释语言,如计量电影学、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社交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电影数码物的数字人文阐释路径发端于两种经验,一种是由数码物自身的计算性和网络性所产生的数据经验,一种是由电影作为艺术所产生的人类主体经验.前者是计算机阐释,后者是人文阐释,这两种阐释构成了一个螺旋结构.数字人文将电影研究导向何处,取决于我们采用何种阐释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