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视角下清帝对传统"忠君"观的重释

政治视角下清帝对传统"忠君"观的重释

扫码查看
明清鼎革之际,清朝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传统"忠君"思想与"华夷之辨"之间呈现明显张力.对二者矛盾关系的处理和诠释,直接影响着清朝正统地位的确立.康熙、雍正二帝倡导"尊王"之道,宣扬"有德者可为天下君""圣人不独见于中原"和"僭王者为夷狄"等观点,逐渐攻破宋以来"华夷之辨"的理论基础,消解了"华夷"与"君臣"的内在紧张.乾隆帝通过褒赞明末殉节臣民,重新塑造以死尽忠的忠臣形象,来宣扬大清臣民效忠大清君主的"忠君"思想.在君臣关系上,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不断诠释和践行"绝对忠君"观,主张臣子无条件忠于君主.质言之,清帝基于维护统治的考量,以"绝对忠君"代替"华夷之辨",深化了对臣民的思想控制,凸显了清代皇权特色.

刘盈、孙喆

展开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清帝 华夷之辨 忠君 "绝对忠君"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2&ZD231

2024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42
ISSN:1003-4145
年,卷(期):2024.(2)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