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黄河下游地区水患问题突出,引发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居住于此的民众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以致出现持续不断的人口流移浪潮.流移浪潮的形成主要是民众自发迁移的结果,政府的有意为之是助推民众持续流移的另一关键因素.政府基于水患破坏下黄河下游区域经济衰退、无力赈济等原因的考虑,采取"移民就食"的办法,并辅以赈济流民、劝导归业等相关措施,以期实现"灾年外迁,丰年归乡"的季节性流移管控.然而事与愿违,随着水患灾害的愈发严重,再加上政府管控措施存在内在缺陷,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的暂时性流移日渐转变为永久性迁移,从而引发了区域社会的一系列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