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剪贴与编年:作为史诗的《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剪贴与编年:作为史诗的《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1933年是鲁迅杂文创作的巅峰时期,也是各方对其评价产生分歧和争议的节点.彼时,鲁迅有意模糊地使用"短评""杂感""杂文"等概念,同时也在自觉地总结杂文写作的方法论和文体层面的认识.鲁迅在1933年编集、写作的热情和动力,都与"剪贴"有关,不论是剪贴成集,还是剪贴入文,都凸显了他作为历史学家"保留"和"存照"历史的意图.鲁迅杂文的史学属性深刻影响了其诗学意蕴,而杂文的编年叙事功能制约了其形式选择,"杂文"的概念也由此得以最终确立.因此,我们需要在1930年代的历史背景中去发掘鲁迅杂文的"文学性",并以"史诗"属性来全面理解和界定鲁迅的杂文创作.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武军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鲁迅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杂文自觉
剪贴
编年
出版年:
2024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942
ISSN:
1003-4145
年,卷(期):
2024.
(7)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