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范式的源与流——产生语境及其哲学基础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范式的源与流——产生语境及其哲学基础

扫码查看
"批判"范式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霍克海默借助与传统理论的对比,彰显了该范式的基本内涵:它自觉于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非同一性关系,以某一个普遍的特殊存在为其批判对象,以假言判断为其批判的方法论."批判"范式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语境的产物,与近代哲学特别是以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哲学形态密不可分,因此获得了划界与重构的双重内涵.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继承者霍耐特与耶吉对于"批判"范式的延展性思考,不仅进一步澄清了"批判"范式的基础性内涵,更以其范式内涵的展开过程呈现了晚期资本主义发展对社会批判理论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批判理论的"批判"范式正在从否定性内涵走向更富建构性的规范性内涵.

夏莹

展开 >

南开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批判 划界 重构 非同一性 普遍的特殊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2&ZD018

2024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42
ISSN:1003-4145
年,卷(期):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