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晚清西方内债理论的本土化接引

晚清西方内债理论的本土化接引

扫码查看
晚清西方内债知识不断进入中土,但与本土"家国同构"的政治环境相抵牾.因为"君父"向民众借债,让民众成为国家的债主,有失国体,颠倒尊卑.但朝廷财政日困一日,迫切需要发行内债以应财困.知识分子乃从中国传统伦理中寻找学理依据,对西方内债进行理论桥接,认为购买内债是民众"捐输报效、忠君爱国"的体现,暗合古制,得到中枢认同.清廷乃息借商款,并发行昭信股票和爱国公债.然而在内债劝募中,民众颇为踌躇,官僚群体又对内债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摊派.最终,南橘北枳,西方内债知识经此本土化接引,成为一种变相的捐输.

马金华、毕学进

展开 >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债 忠君报国 本土化 摊派

2024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42
ISSN:1003-4145
年,卷(期):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