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应物象形"语义下的中国传统绘画
"应物象形"语义下的中国传统绘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应物象形"出自南齐谢赫的"六法",其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创作的普适性规律与准则.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创作的理论起点与核心,"应物象形"聚焦于绘画主客体的交融及画面内容的构建,更反映了画家前后贯通、层层深入的审美体验与绘画创作思维.在此语义下,中国传统人物画及山水画都与之存在着内在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延伸出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本质问题.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朱文俊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
"应物象形"
似与真
以形写神
联系
出版年:
2024
书画世界
安徽美术出版社
书画世界
影响因子:
0.055
ISSN:
1673-6109
年,卷(期):
2024.
264
(2)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