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山东省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山东省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山东省多中心研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3月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经核酸检测确诊并治愈出院(或死亡)共计105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胸部CT影像资料.其中普通型患者(普通组)92例,重型或危重型患者(重症组)13例.对胸部CT影像学基本特征及动态演变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普通组与重症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初期临床症状主要为不明原因发热(85%,90/105)、咳嗽、咳痰(72%,75/105).实验室检查异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减低(11%,12/105)及淋巴细胞计数减低(38%,40/105).胸部CT基本征象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双肺呈多发磨玻璃病变(GGO)(98%),平均受累肺叶3个(2,5),主要分布于肺中、外带胸膜下;进展期大部分GGO实变(96%)、伴小叶间隔增厚(64%),部分呈铺路石征(42%),反应性胸膜增厚(23%),胸腔积液(3例),气胸(1例);恢复期显示纤维条纹征(49%).另一重要特点为双肺外带表现明显的空气-细支气管征(41%)和微血管扩张征(40%).普通组与重症组对比结果显示,重症组受累肺叶数目多于普通组(P<0.001);重症组受累半定量积分高于普通组(P<0.001).重症组铺路石征(85%vs 34%,P=0.001)、小叶间隔增厚(92%vs 61%,P=0.029)及胸膜增厚(69%vs 16%,P<0.001)、纤维条纹征(85%vs 43%,P=0.007)相比更高.胸部CT动态影像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初始阳性影像表现迟于临床症状,肺部CT 5 d(5,6)开始呈阳性,CT病变进展时间5 d(5,7),持续进展至11 d(10,14)即CT病变峰值时间,CT病变转归时间12 d(11,15).病灶进展与转归时间的长短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核酸检测阴性后影像转归滞后.结论 COVID-19胸部CT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主要为典型磨玻璃病变及其特征性动态演变,以及空气-细支气管征和微血管扩张征表现,结合半定量评估,可以为COVID-19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Chest CT features of 105 patients with COVID-19: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in Shandong Province

程召平、段艳华、姚金坤、李岩、顾慧、袁宪顺、刘斌、毕万利、宋照亮、聂佩、陈月芹、孙占国、刘善平、王鲁光、唐忠仁、魏相磊、董亮、王春亭、王锡明

展开 >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250021

临沂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临沂276100

烟台市奇山医院影像科,山东 烟台26400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 济南250021

枣庄市立医院影像科,山东 枣庄27710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山东 青岛266000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山东 济宁272029

新泰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新泰271200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聊城252000

海阳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海阳265100

临沂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山东 临沂27640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山东 济南25001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济南250021

展开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专项经费(2015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提升计划(2019年)

2018GSF118060

2020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41
ISSN:1671-7554
年,卷(期):2020.58(5)
  • 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