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龚瑶琴

月刊

1671-7554

xbyxb@sdu.edu.cn

0531-88395367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YN008与Xolair?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治疗作用效果比较:炎症与重塑

    徐新军邵丽婷陈颖刘会芳...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奥马珠单抗类似药(SYN008)对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的疗效及与奥马珠单抗原创药(Xolair®)的疗效比较,为SYN008 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 40 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 4 个组,每组 10 只.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Ⅳ组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氢氧化铝腹腔注射诱发哮喘,且Ⅲ组和Ⅳ组分别用Xolair®(200 μg/只)和 SYN008(200 μg/只)腹腔注射.造模完成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 IgE 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 2 型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2 cell,Th2)细胞因子变化;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过碘酸-雪夫(peroxynitrite-schiff,PAS)染色和马松三色(Masson's trichrom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 3(phosphorylated Smad family member 3,P-smad3)和Smad家族成员 3(Smad3)、胶原蛋白Ⅲ(collagen Ⅲ,COL3)和黏蛋白(mucin 5AC,MUC5AC)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血清IgE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IL-5 和IL-13 含量明显升高(P均<0.001);与Ⅱ组比较,Ⅲ组和Ⅳ组小鼠血清 IgE和BALF中IL-4/5/13 含量都明显下降(P<0.001,P<0.05,P<0.01,P<0.05;P<0.001,P<0.05,P<0.05,P<0.05);HE、PAS和Masson染色证实了Xolair®和SYN008 可有效减少哮喘小鼠炎细胞聚集、气道杯状细胞化生和胶原沉积,并且两者可以通过抑制肺组织的TGF-β1、P-smad3/Smad3、COL3 和MUC5AC减轻气道重塑,且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YN008 可以改善小鼠的过敏性哮喘,且与Xolair®药效一致,未来有望应用于临床有效治疗过敏性哮喘.

    奥马珠单抗类似药(SYN008)奥马珠单抗原创药(Xolair®)过敏性哮喘炎症重塑

    替加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冯绪强高萍孙超陶琳...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应用替加环素住院患者的病历 746 份,分析临床资料特征,评价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有效病例 726 例,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65.43%)和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cIAI)(27.13%)为主.临床有效率约为 65.70%,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 4.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为恶性实体肿瘤(OR=1.931,95%CI:1.161~3.214,P=0.011)、呼吸系统感染(OR=1.704,95%CI:1.096~2.649,P=0.018)、感染性休克(OR=2.784,95%CI:1.766~4.389,P<0.001)、呼吸机辅助通气(OR=1.809,95%CI:1.143~2.862,P=0.011)和应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OR=1.886,95%CI:1.136~3.129,P=0.014);而入住 ICU(OR=0.518,95%CI:0.309~0.870,P=0.013)、长用药疗程(OR=0.952,95%CI:0.919~0.985,P=0.005)是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 替加环素适用于病情危重、多重耐药菌所致的复杂难治性感染,患者合并恶性实体肿瘤、呼吸系统感染、感染性休克、呼吸机辅助通气和CRRT时治疗无效危险性更高,需慎重使用并加强治疗监护.

    细菌感染替加环素临床疗效影响因素

    高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

    王玉淼崔晓霈张红雨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 2022 年 12 月-2023 年 8 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入院且年龄≥80 岁的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临床结局.结果 共纳入 254 例患者,平均年龄 85 岁,其中抗凝组183 例、非抗凝组71 例.与非抗凝组相比,抗凝组重症(45.90%vs.30.99%,P<0.001)和危重症(16.39%vs.4.22%,P<0.001)患者占比更高,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抗凝治疗(OR=9.224,95%CI:3.435~24.769)、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OR=3.619,95%CI:1.696~7.723)为住院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死亡患者 33 例,其中病情分型为危重型者 32 例(96.9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两组基线特征特别是病情分型进行均衡后,抗凝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抗凝组(40.85%vs.8.45%,P<0.001),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2%vs.4.22%,P>0.999).结论 抗凝治疗未能降低高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短期死亡风险,但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高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凝治疗出血死亡率倾向性评分匹配

    阿美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肺腺癌伴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并文献复习

    杨闯张荣雨宋彬王程君...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GFR突变肺腺癌和大疱性类天疱疮之间的关系及阿美替尼的疗效.方法 收集1 例肺腺癌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组织病理学及二代测序基因检测明确病理及分子诊断,并检索相关文献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结合影像及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为转移性肺腺癌伴大疱性类天疱疮,二代测序基因检测结果为EGFR 19 外显子缺失敏感突变.给予阿美替尼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抗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并且皮肤病变持续好转,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EGFR突变转移性肺腺癌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可选择靶向药物治疗,阿美替尼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肺腺癌大疱性类天疱疮阿美替尼靶向治疗

    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国内药物临床研究现状

    曹原张剑桥孟祥伟刘文...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临床表现为长期鼻塞、流涕、嗅觉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RS发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伴有鼻息肉的"表型"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针对传统治疗药物疗效有限和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问题,已开展多种靶向内在型标志物的生物制品临床试验.近年来,我国治疗 CRSwNP 的药物临床研究快速发展,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品种不断涌现,为CRSwNP患者尤其是重度难治性CRSwNP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通过探讨国内治疗CRSwNP药物临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CRSwNP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信息参考.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靶向药物临床试验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药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林晓倩封茂燕牟正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导致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我国2 型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有所增加,但仍处于低水平.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是新型上市的降糖药物,独特的作用机制满足了临床治疗对降糖药物的不同需求.然而,不同DPP-4 抑制剂的药学特征、临床应用及安全性信息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在其他疾病领域的应用已逐步展开研究.本研究围绕我国已上市的DPP-4抑制剂的药学特征、临床应用、安全性信息、特殊情况用药及新型DPP-4抑制剂的研发进行讨论,协助临床合理选用DPP-4抑制剂.

    糖尿病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药学特点临床应用安全性

    青少年抑郁障碍与多种心理行为问题的网络分析

    解欣然禚凤杨楹孔令华...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青少年抑郁障碍及多种心理行为问题网络,探索网络中的核心症状,推断因果关联.方法 选取320 例抑郁障碍青少年,采用儿童抑郁量表、Young网络成瘾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使用无向网络分析及有向贝叶斯网络分析症状之间的关联并推定因果方向.结果 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心理行为问题网络中,戒断&社交问题以及消极情绪最为核心,睡眠障碍桥接强度最强;快感缺乏和睡眠障碍的关系最强.贝叶斯网络中,消极情绪有最高因果优先性,易诱发多种心理行为问题;低效能和人际问题位于网络底部,相对依赖其他症状.结论 消极情绪是青少年抑郁障碍-心理行为问题中的关键症状且易诱发青少年多种心理行为问题.

    抑郁障碍网络成瘾睡眠障碍网络分析青少年

    25(OH)D、IGF-I及焦虑、抑郁症状与门诊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

    王新起徐晶晶许旺旺张洋...
    59-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25 羟维生素D[25(OH)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和焦虑、抑郁症状对门诊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方法 选取 234 例门诊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伴有NSSI行为分为不伴NSSI组 86 例和伴NSSI组 148 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4 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 items,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对患者进行评估,同时测定入组患者血清25(OH)D、IGF-I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各变量间的差异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NSS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估计最佳临界值.结果 伴 NSSI 组患者 HAMA、HAMD 评分显著高于不伴 NSSI 组(P<0.001),25(OH)D水平显著低于不伴NSSI组(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程度(OR=1.186,95%CI=1.089~1.292,P<0.001)和 25(OH)D水平(OR=0.921,95%CI=0.857~0.990,P=0.026)是门诊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NSSI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ROC分析显示,25(OH)D≤13.06 ng/mL、HAMD≥18.50 是诊断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NSSI的最佳临界值.结论 25(OH)D水平和抑郁症状程度是门诊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检测显示出良好的诊断预测价值.

    非自杀性自伤25羟维生素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焦虑症状抑郁症状

    青少年抑郁障碍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社交回避和学业挫败感的中介作用

    赵心睿李静雅孔令华李丛冉...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社交回避与学业挫败感在青少年抑郁障碍与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择 2021 年5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精神卫生类机构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 463 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采用儿童抑郁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挫败感量表以及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评估.使用SPSS 26.0 PROCESS v4.1 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采用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网络成瘾、抑郁障碍青少年抑郁程度、社交回避、学业挫败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交回避和学业挫败感在抑郁障碍青少年抑郁程度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平行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分别为 0.136(95%CI:0.028~0.243)和 0.276(95%CI:0.079~0.475).结论 抑郁障碍青少年抑郁程度不仅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而且还通过社交回避和学业挫败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成瘾.未来在临床工作中应采用针对社交回避和学业挫败感的干预方式,以减少抑郁障碍青少年发生网络成瘾的风险.

    青少年抑郁障碍网络成瘾社交回避学业挫败感

    甲状旁腺全切术与甲状旁腺全切术+微量自体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对照

    郭浩男周鹏李小磊岳涛...
    72-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更优术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2 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75 例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甲状旁腺全切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TPTX)组(n=35)和甲状旁腺全切术+微量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ntation,tPTX+AT)组(n=40).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 1 d,1、3、6 个月,1 年的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血清磷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补钙时间、补钙量(葡萄糖酸钙量)、围术期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评估.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 6 个月、1 年的骨形成标志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和骨吸收标志Ⅰ型胶原羧基端肽、脊柱骨密度及左股骨颈骨密度T值评分.采集患者术前及术后 6 个月、1 年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甲状旁腺数量、合并甲状腺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补钙时间和补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ecurrent hyperparathyroidism,RHPT)的发生率和术后 1 年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 1 d,1、3、6 个月,1 年的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1 个月血钙值最低,术后 3 个月逐渐升高,术后 1 年趋于稳定基本接近正常值;TPTX组甲状旁腺激素术后骤降,术后 1d至术后 1 年无明显变化;tPTX+AT组甲状旁腺激素同样为术后先骤降,术后 1d至术后 1 个月无明显变化,术后 3 个月较术后 1 个月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1 年升高较术后 1 d、1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6 个月、1 年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术后 1 年较术后 6 个月继续下降(P<0.05),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术后 1 年与术后 6个月相比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脊柱、左股骨颈骨密度T值评分术后6 个月、1 年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脊柱骨密度术后 6 个月逐渐趋于正常值,术后 1 年与术后 6 个月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左股骨颈骨密度术后 1 年较术后 6 个月继续升高(P<0.05),两组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脊柱骨密度、左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 量表分析显示,两组术后 6 个月、1 年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个方面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 年较术后6 个月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TPTX与tPTX+AT对于控制SHPT患者血清钙、磷等生化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骨代谢紊乱均有良好效果.tPTX+AT组术后 1 年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TPTX组,tPTX+AT可能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更优选择.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切除术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