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肥效试验晋北干旱区苦荞麦施肥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肥效试验晋北干旱区苦荞麦施肥指标体系构建

扫码查看
试验以黑丰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荞麦产量、单一肥料贡献率、土壤供肥率的影响,以明确单营养、二元营养、三元营养的肥效及高产施肥的最佳方式.结果显示,处理9(N 2P 2K 1)产量最高,达2200.5 kg/hm2;处理1(N0P0K0)产量最低,为1339.5 kg/hm2;缺N、缺P、缺K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90.2%、83.7%和87.0%,即3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P>K>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施过磷酸钙311.25 kg/hm 2最高产量为1797 kg/hm2,施氯化钾112.3 kg/hm2最高产量为2211 kg/hm2,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不存在.二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N、P施肥量分别为尿素50.1 kg/hm2、过磷酸钙269.1 kg/h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802.1 kg/hm2;当N、K施肥量分别为尿素55.8 kg/hm2、氯化钾616.2 kg/hm2时,最高产量可达到1977.0 kg/hm2;当P、K施肥量分别为过磷酸钙373.5 kg/hm2、氯化钾204.56 kg/hm2时,即得最高产量2006.25 kg/hm2.三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施N在水平3附近、施P在水平3下、施K在水平1下,产量达1950 kg/hm 2以上.研究利用"3414"试验设计,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明确了晋北干旱区苦荞高产施肥参数,结果可为建立晋北干旱区苦荞麦肥效最优效益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Establishment of Fertilizer Index System for Tartary Buckwheat in Arid Area of Northern Shanxi Based on Fertilizer Efficiency Test

刘璋、刘龙龙、马名川、张丽君、周建萍、张晋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苦荞 "3414" 产量 晋北干旱区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

CARS-07-A-2YGC2019FZ2YCX2020YQ26

2020

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山西农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777
ISSN:1002-2481
年,卷(期):2020.48(12)
  • 4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