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会仙喀斯特湿地地下水分水岭移动特征研究

会仙喀斯特湿地地下水分水岭移动特征研究

The Mo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water Divide in Huixian Karst Wetland

扫码查看
会仙喀斯特湿地分布于漓江流域和柳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该湿地仅由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水位对维持该湿地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19年,在会仙湿地具有代表性的6个水位观测点(4个地下水水位观测点,2个地表水水位观测点),利用压力传导型水位计,自动记录了一个水文年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水位.研究结果表明,雨季与枯季会仙湿地的地下水水位存在明显差异,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最大可达2.5 m;核心区的地下水分水岭具有可移动性,在雨季降水量增加时,其向东移动,在雨季降水量减小和枯季水位下降时,其向西移动;暴雨过后,地下水和地表水水位都迅速回落至暴雨前的水平,地表水体和会仙湿地地下水系统都没有起到储蓄洪水的作用;枯水期地下水水位继续下降,并且低于149 m,导致枯水期会仙湿地严重萎缩;在枯水期,通过外部输水补给,保持会仙湿地的地下水水位不低于149 m,是减缓该湿地退化的关键措施.

焦友军、潘晓东、曾洁、任坤、彭聪、梁嘉鹏

展开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分水岭地带 地下水分水岭移动 地下水水位 会仙喀斯特湿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41702279DD201903262020009

2021

湿地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湿地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5948
年,卷(期):2021.19(2)
  •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