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个时期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和保护成效分析

三个时期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和保护成效分析

Landscape Pattern and Conservation Efficacy Analysis of Hengshui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Hebei during Three Periods

扫码查看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斑块密度、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等景观指数和景观开发强度指数、景观压力指数,分析了2004年、2010年和2016年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保护成效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2010年和2016年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都是西部主要为耕地和东部主要为自然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地、草地和道路的面积在明显增大,尤以草地的面积增幅最大;虽然该保护区的保护性景观面积所占比例增大,但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该保护区的景观破碎化;该保护区的景观开发强度有所减弱,总体景观保护成效较好,但是自然湿地周边局部的景观开发强度增大;耕地、林地、草地、鱼塘和公园绿地面积的变化决定了 2004年、2010年和2016年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变化;耕地面积减小和林地面积增大使该保护区的景观压力减轻,自然湿地萎缩及其周边鱼塘和公园绿地面积的增大导致该保护区景观压力增大,影响了其保护湿地的成效.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湿地周边人类活动的管理和控制,充分考虑野生动植物的生境需求,禁止不必要的设施建设和园林绿化等;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作.

郭子良、张曼胤、刘魏魏、刘振杰、张余广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河北衡水053000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河北衡水053000

景观格局 景观开发强度指数 景观压力指数 保护成效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700409

2021

湿地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湿地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5948
年,卷(期):2021.19(2)
  • 1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