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Water of Guangdong Kongjiang National Wetland Park

扫码查看
于2019年7月22日、10月4日、12月20日和2020年3月21日,在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水体中,采集浮游植物样品,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并根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中水体的污染状况和水体营养型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水体中共检测到浮游植物107种(含变种),隶属于8门69属,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的物种数占优势,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2.06%、29.91%和10.28%;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丰度为3.84×105~196.99×105 ind./L,平均丰度为45.39×105ind./L;2019年10月4日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丰度最大,其次为2019年7月22日,2019年12月20日和2020年3月21日浮游植物丰度较小;入库口处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丰度最大,平均丰度为72.21 × 105 ind./L,而入库溪流处丰度最低;不同季节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差异明显,2019年7月22日和10月4日以绿藻门的六臂角星鼓藻(Staurastrum senarium)和珍珠角星鼓藻(Staurastrum margaritaceum)以及蓝藻门的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和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kiborskii)为优势种,2019年 12月20日和2020年3月21日以隐藻门的卵形隐藻(Cryptomons ovata)和金藻门的圆筒形锥囊藻(Dinobryon cylindricum)为优势种;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在2020年3月21日最大,2019年10月4日最小;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中水体的水质总体上为中污染,水体营养型为贫—中营养型.

何森华、丘泓欣、邓婉璐、雷会雄、赵建刚、刘谞承

展开 >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广东广州510632

南雄市孔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广东韶关512435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5

浮游植物 丰度 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

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水生动植物本底调查与监测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8FY100200042018ZX07601-0022019HZKJ-002S201910559065和CX2019040

2021

湿地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湿地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5948
年,卷(期):2021.19(2)
  • 1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