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三角洲湿地中4种典型植物地上生物量随地表高程的变化规律

黄河三角洲湿地中4种典型植物地上生物量随地表高程的变化规律

Variations of Aboveground Biomass of 4 Kinds of Typical Plants with Surface Elevation of Wetland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扫码查看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中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or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地上生物量随高程的变化,利用2020年8月的野外实地调查、高程测量和植物样品地上生物量测定数据,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中4种植物地上生物量与地表高程间的一元二次拟合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占据了地表高程最低的近海区域,在垂直河道的自潮滩向河流的方向,依次自然分布着盐地碱蓬群落、柽柳群落、芦苇群落;在采样带上,互花米草、盐地碱蓬、柽柳和芦苇生长区域的高程范围分别为-0.38~0.40 m、0.36~0.74 m、0.15~1.15 m和0.14~3.72 m;当互花米草、盐地碱蓬、柽柳和芦苇生长区域的地表高程分别为0.00m、0.55 m、0.65 m和1.92 m时,其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谢旭、李晓文、白军红、智烈慧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湿地植物 分布 高程 地上生物量 黄河三角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U200621531770576

2021

湿地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湿地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5948
年,卷(期):2021.19(2)
  • 4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