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启东市潮间带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启东市潮间带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Distribution of Mollusks and Brachiopods in Intertidal Zone,Qidong City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扫码查看
大型底栖动物是重要的滨海渔业资源和迁徙水鸟的食物来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布及其影响因子,是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的迫切需求.2019年4月16日至18日,对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入海口北侧的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研究了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它们生存的潮间带的环境差异;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启东市潮间带共分布着16种软体动物和1种腕足动物,优势物种为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其中,四角蛤蜊的密度最大,为95.90 ind./m2;在空间分布上,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的物种数量最多,其显著多于距离海堤1 000 m和1 250 m的断面的物种数量;距离海堤750 m的断面的物种密度最大,其显著大于距离海堤1 250 m的断面的物种密度;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最大,距离海堤75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群落的Simpon多样性指数最大;研究区潮间带沉积物主要由粒径125~250 μm的细砂[占总砂砾量的(38±16)%]和粒径250~500 μm的中砂组成[占总砂砾量的(36±23)%],除了距离海堤1 000 m的断面的黏土含量显著高于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外,其余各断面间沙砾的组成都无显著差异;粒径50~125 μm的特细砂含量和与海堤的距离是显著影响启东市潮间带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密度的主要因素;优势物种四角蛤蜊的密度与其距海堤的距离显著正相关,托氏昌螺的密度与其距海堤的距离显著负相关.

任思成、彭鹤博、贾亦飞、杨洪燕、郭佳、吕偲、孙莉莉、雷光春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100083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广东深圳518031

软体动物 腕足动物 分布特征 潮间带 启东市

2021

湿地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湿地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5948
年,卷(期):2021.19(3)
  • 1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