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5年黄河源区泥炭地分布及其空间差异性

2015年黄河源区泥炭地分布及其空间差异性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Peatland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2015

扫码查看
泥炭地在黄河源区广泛发育,其空间分布与面积变化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以2015年2月、3月、11月和12月分辨率为30m且云量少于20%的覆盖研究区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出黄河源区泥炭地的分布信息;利用1956~2015年黄河源区各县的降水量和气温数据以及高程、坡度资料,分析地形因素和气象因素与典型泥炭地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黄河源区泥炭地的总面积为10750.84 km2;黄河源区中的14个县有泥炭地分布,其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四川省若尔盖县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的泥炭地面积分别为2936.13 km2、2117.45 km2和1492.71 km2,位居14个县泥炭地面积的前三位;在黄河源区,海拔为3576~4650m、坡度为4°~5°的地方利于泥炭地的形成和发育.

周冰玉、李志威、游宇驰、鲁瀚友

展开 >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泥炭地 空间分布 海拔 坡度 降水量 气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519790122020JJ303619A017

2021

湿地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湿地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5948
年,卷(期):2021.19(5)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