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人工恢复的退化芦苇沼泽的土壤质量评价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人工恢复的退化芦苇沼泽的土壤质量评价

扫码查看
以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已经人工恢复1~6 a的退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的土壤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土壤容重、pH、含水量、电导率、含盐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共8项理化指标;利用8项指标的数据,计算出已经恢复1~6 a的退化芦苇沼泽土壤质量的综合得分,评价恢复时间不同的退化芦苇沼泽土壤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退化芦苇沼泽0~40cm深度土壤的各项理化指标值发生明显变化,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逐渐增大,pH和容重逐渐减小,含盐量总体呈减小趋势;8项土壤理化指标的两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解释率为94.478%,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容重、含盐量和pH是影响恢复芦苇沼泽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从0~40 cm深度土壤8项理化指标的平均值和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值看,恢复了 6 a的退化芦苇沼泽的土壤质量已经与天然芦苇沼泽的土壤质量非常接近.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of Artificially Restored Degraded Reed Marshes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reed marshdegenerationsoil qualityartificial recovery

赵月兰、李琳、刘吉平、赵丹丹

展开 >

吉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芦苇沼泽 退化 土壤质量 人工恢复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助项目

20230508029RCYDZJ202201ZYTS47420210509028RQ吉推[2014]16号

2023

湿地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湿地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5948
年,卷(期):2023.21(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