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的托尔斯泰纪念言说多音复义,各个群体都在借助托尔斯泰纪念并且通过对这一资源的有效把控,创造出符合各自价值取向的公共记忆.首先,在思想理念上,托尔斯泰与革命和战争虽然存在着诸多乖隔,但在艺术创作上,作家托尔斯泰依然可以给战时中国文人提供不少启示.战时中国的托尔斯泰纪念便呈现出"杀掉思想家的托尔斯泰,而爱护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独特面影.其次,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受到战时中国诸多文人的讴歌,并逐步由之导向对苏联方面的礼赞,"阐扬托氏的高洁理想"被进一步提升到"阐扬苏联的光辉形象"的高度.此外,汪派文人竭力将托尔斯泰雕琢成"和平主义"的"先行者"和"领路人",使得托尔斯泰成为汪伪政府的政治号角,汪派文人的托尔斯泰纪念成为一种"以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自慰藉"的表征.在多重合力作用之下,战时中国的托尔斯泰纪念成为了政治派别"撕扯"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