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空意识与1980年代中国小说的形态变化

时空意识与1980年代中国小说的形态变化

扫码查看
1980年代的中国小说经历了深刻的形态变化,呈现出与既往小说迥乎不同的面貌,这除了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变化有关外,还蕴含着更为深层的时空观特别是空间意识的改变.从伤痕、反思文学中人对外部空间怀有的亲和感、同一感,到先锋文学中主人公对外部空间的疏离感和陌生感的变化,可以看出作家通过对个人独有心理空间的营造来进行自我建构的努力:他们试图通过营造这种个人独有的私密心理空间来确证自己的存在感.空间意识的变化对此一时期文学的深刻影响突出表现为文学从纵向时间之轴上的前后对照到横向并置的普遍性空间的转换以及世界性、人类性、个人性主题在文学中的重新复活.先锋小说中时间意识的变化则突出表现为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同一性的历史时间被个人化、感觉化、瞬间化的多重内在体验时间所解构、替代的趋势.

耿传明、张婧

展开 >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071

时空体 空间意识 1980年代 小说形态 文学现代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4BZW116

2018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64
ISSN:1000-4769
年,卷(期):2018.(6)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