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体性治理与乡村韧性发展:一个"四维"理论分析框架

整体性治理与乡村韧性发展:一个"四维"理论分析框架

扫码查看
乡村韧性发展是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持续有序发展,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选择.然而,在传统碎片化乡村治理模式之下,因治理主体区隔、共同利益缺失与组织成本过高,易引发治理主体间的"囚徒困境",进而产生乡村治理的知识分工抑制与集体行动困难的"双重困境",导致乡村韧性发展能力缺失.在当前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全面推进的新背景下,网络社会形成、治理工具进步、内外压力交织等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治理从碎片化向整体性转换的重要动因.基于此,对整体性治理范式采纳促进乡村韧性发展能力形成的理论机理进行充分检视,构建关于能力、结构、过程与空间四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且通过对四川省彭州市金城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推进整体性治理能够从分析框架中的四个维度促进乡村治理中的知识分工演进与集体行动生成,进而实现乡村韧性发展.

郭晓鸣、吕卓凡、周小娟

展开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1

乡村韧性发展 整体性治理 "四维"理论分析框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一般项目(2023)

23&ZD111SC23ST011

2024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64
ISSN:1000-4769
年,卷(期):2024.(4)
  • 1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