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早期中国的纪时法与时间大一统

早期中国的纪时法与时间大一统

扫码查看
从殷周至东汉,纪时要素渐繁.殷商以纪日为主,周代普遍仅纪月日,西周中期确立王年、月、日连书置于篇首的格式,东周纪时法加入“四时”,秦汉官文书标明月朔,武帝时启用年号纪年,数序纪日开始流行,至东汉形成“年号纪年+月+月朔+日数序+日干支”要素完备的纪时法.线性发展的同时,纪时法也存在共时性差异.差异的产生既由先秦诸侯各自为政的局势造就,又由书写载体的不同性质导致.纪时法不仅展现时间的工具性,而且也是“政治时间”的表达.秦朝建立后,“战国时间”逐渐归并于统一的“帝国时间”.西汉初期以来,面对王国自行纪年、不奉汉法的局面,自文帝始,即有意识地将时间制度的更新作为统摄诸侯王的手段,以致“正朔”观念日益明晰.武帝太初“改正朔”,迈出了实现“大一统”的重要一步.西汉中期以后的纪时法显示,万里一朔的帝国时间秩序最终形成.

薛梦潇

展开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纪时法 政治时间 大一统 书写载体 先秦秦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16YJC770033

2018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7
ISSN:0257-0246
年,卷(期):2018.(2)
  • 6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