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文论理论性的三个维度——八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

中国文论理论性的三个维度——八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

扫码查看
理论与知识,是文论学科的两个轮子,日渐偏于一端,不免是学术内在的不平衡.理论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批判性;第二,建设性;第三,前瞻性.我们这个时代,不仅不应该排斥中国文论的义理部分,而且还要充分生发、创造性地转化文论中的义理,营构中国文论价值体系,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理论的建设性最根本的宗旨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消化吸收西方文明的滋养,可谓"活中化西",这也是包括中国文论在内的理论工作很重要的建设性任务.理论的前瞻性,是深深海底行,高高山上立.对古典中国的精神内涵越是有深入的了解,越能产生真正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胡晓明

展开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200062

中国文论 批判性 建设性 前瞻性

2021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7
ISSN:0257-0246
年,卷(期):2021.315(9)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