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违":儒家孝论的实践智慧——以朱熹为中心的探究

"无违":儒家孝论的实践智慧——以朱熹为中心的探究

扫码查看
《论语》中,针对孟懿子问孝,孔子告以"无违",后又有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孔子分别予以了针对性的回答.从朱熹的相关解读来看,"无违"贯穿了孔予孝论之始终,是儒家所论之"孝"得以实现的方法论基础,体现出了儒家孝论独有的实践智慧.朱熹以理、礼为"无违"的基本对象,强调明体(理)达用(礼)方能"无违".理之"明"与礼之"达"在具体的孝行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人子的"敬""爱"之情,是孝之"无违"的情感表现与实践原则.而"敬""爱"之情的调和与平衡的实质为"中和"之道,其乃"无违"的基本精神,儒家孝论亦因此呈现出了情理并重的特点,且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冯兵、张晓丹

展开 >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朱熹 无违 中和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FJ2020JD20172020C13

2021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7
ISSN:0257-0246
年,卷(期):2021.316(10)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