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洪范》《吕刑》文献来源问题新论——兼论早期口述"声媒"文献

《洪范》《吕刑》文献来源问题新论——兼论早期口述"声媒"文献

扫码查看
现传今文《尚书》"周书"部分的《洪范》《吕刑》两篇,都有远早于西周初年的久远渊源.《洪范》是殷商遗民箕子据其所记诵口述给武王的一篇文献,故春秋时期,人们既可称其为"周书",也可称其为"商书".《洪范》的早期流传,采用的是口耳传授方式,其原始文本具有突出的诗歌韵文特征,因此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仍可称其为"诗".其文字写本的最初出现,应在西周初年箕子口述给武王之后.《吕刑》的作者不会是周穆王,其主体部分"王曰"之王,应指某位古老帝王.从所述史事看,《吕刑》的最初产生时代甚至要早于殷商,与夏代的"禹刑"有密切的关系.与《洪范》一样,《吕刑》也有突出的诗体韵文痕迹.在文字写本出现之前,这两篇文献应都经历过很长时期的口述流传过程,一直以"声音"为媒介存世,由早期的乐官群体保存并传授.口述"声媒"文献易于记诵的文体特征,对于判断先秦文献的时代早晚及其史料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许兆昌、朱元琪

展开 >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洪范》 《吕刑》 早期文献 口述文献 "声媒"文献

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

20GZGX15

2024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7
ISSN:0257-0246
年,卷(期):2024.344(2)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