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小农户"议题的社会政策意蕴

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小农户"议题的社会政策意蕴

扫码查看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产业化、规模化取向,小农户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乡村振兴阶段,宏观层面的政策承认小农户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并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要求;一些"带动小农户"的实践模式也相继被提出,如家庭农场和农业生产托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城乡新业态对接、"公司+小农户"的利益联结等.这些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政策具有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意涵,意在改变小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弱势地位,以制度性的社会保护以及发展能力与机会的获得来避免小农户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激烈淘汰,使其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带动小农户"的政策还具有稳定乡村社会结构、实现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和社会效益.

田毅鹏、钟祥纬

展开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东亚模式 小农户 农业政策 发展型社会政策 社会效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8ZDA119

2024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7
ISSN:0257-0246
年,卷(期):2024.346(4)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