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理性辖域看哲学的当代任务——以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为例

从理性辖域看哲学的当代任务——以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为例

扫码查看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代表理性,人文学科回避理性"的态势,是19世纪反形而上学大潮流过于急促地抛弃传统而形成的割裂局面,并不代表西方哲学的"应然状态".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基于宇宙秩序而在理念与感性事物、形式与质料、内在与超越、主体与客体之间提供通路的"大理性"才是西方哲学的本质特征.即便在近代早期,一种适用于广义的各门科学(自然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与日常生活的"思维进展与事情展现二而一"的架构模式依然构成科学与人文的共同源头.黑格尔逻辑学与谢林肯定哲学分别从现代理性的"内侧"与"外侧"实现了对其自我封闭化趋势的突破,构成"穿透"现代性并追寻出路的两个典型,在视野与方法上对我们都富有参照意义.揆诸当下,哲学需要基于更长远也更具潜力的"大理性":在方法上,不妨借鉴辩证、思辨等看似已经"过时"的思维方法;在课题上,应当突破对人工智能的"神秘人格"式戒备心态,在更大视野下提出新的问题;在旨趣上,要基于对强调运化而非形式的中国思想传统的重新阐释,反过来审视西方形式感支配下所形成的当代问题格局.

庄振华

展开 >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陕西西安 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科技 人文 理性 谢林 黑格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BZX090

2024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7
ISSN:0257-0246
年,卷(期):2024.347(5)
  • 39